首 页关于我们专业领域律所动态律师风采法律法规成功案例法律新闻联系我们
法律新闻
法治文化熏陶润物细无声
发布日期:2019-07-25 08:49:59 作者:陕西德尊律师事务所
盛夏时节,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与北三环交叉口附近居住的社区矫正人员李某,每天晚饭后都要到东北角的公园散步。当经过“法治魔方”雕塑时,他总是久久注视着大大的“法”字。“法治魔方”雕塑,将“法”字以隶书、篆书等54种字体形式刻于“魔方”的六面,每面采用9个字体。7月17日,金水区司法局局长郭冰指着雕塑对《法制日报》记者说:“‘法治魔方’每面采用9个字体,寓意九九归一,‘54’暗含1954年新中国宪法诞生的年份。”这仅是金水区法治公园的一角。此公园与地处僻静的公园不同,北三环路和花园路两条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交会于此,人流量大,附近常住居民多。公园占地面积3.28余万平方米,草木葱郁,花红草绿,是附近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看到‘魔方’上的‘法’字,我就会反思自己违法的原因。如果我心里有法,就不会有侥幸心理,更不会醉驾。在公园里走上一圈,既休闲,又能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李某因涉嫌危险驾驶罪接受社区矫正后,对“守法”二字有了刻骨铭心的感受。金水区法治公园仅是河南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河南省已建成法治文化公园560个、法治文化广场1500个、法治文化长廊4200处、法治宣传栏11.5万个,全省优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43个,优秀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90个,依托5万个农家书屋设立了“法律图书角”,在全省城乡营造了“无处不在”的法治氛围。法治公园亦游玩亦学法“文化熏陶催生向上力量,让人民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文化熏陶、感受法治力量,能够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更多的公民成为守法者。”在河南省司法厅厅长申黎明看来,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作出了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大决策部署,法治信仰、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正在弘扬法治文化进程中得以巩固。作为一名基层的司法局局长,郭冰感慨地说:“法治文化是从多方面渗透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思想灵魂的浸润,感染力和影响力可以穿越一个人的心灵。”郭冰举例说,金水区法治公园的设计理念为“亦赏亦游亦学法,且行且思且悟道”,一改传统法治公园的呈现形式,大胆创新,以审美性、艺术性、教育性、功能性为出发点,分为“法治灵魂”“法治名言”“法治民主”“法治和谐”四个主题。沿金水区法治公园蜿蜒曲折的小径漫步,可见道路两侧形态各异的花岗岩石雕上,刻着古今中外法治名人的名言警句;公园中心地带的休闲栈道旁,还立着9根花岗岩石柱,柱上刻有多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法律知识,让人们游园、小憩时,也能学到法律知识,提高法治素养,领会法治精神的实质,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中感受法治文化。游园深处,创意十足的“规矩”雕塑更是别具一格,方与圆交错相依,中心为弓箭,雕塑意在警示必须遵纪守法,不可偏离正道。游园南侧紧邻花园北路辅路区域设置“依法治国”“和谐”两个雕塑。“依法治国”雕塑是几本不同角度摆放的书本,正面刻“依法治国”四个大字,顶上是中国地图。“和谐”雕塑则是一双紧握的大手,传达社会主义和谐思想。两个雕塑相辅相成,寓意着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金水区法治公园的开放,不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也吸引着各级人大代表的目光。金水区19名人大代表专程前来视察,对在公园内设置法治元素景观的做法表示赞赏,认为能够帮助广大群众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治素养,使法治文化深入人心。地处河南省东南部的淮阳县,是姓氏之根、易学源头、农耕文化发祥地和龙文化发源地,吸引着八方来客。位于商周高速淮阳出口收费站东侧、羲皇大道西侧的淮阳县法治文化公园,面积近500亩,法治标牌和宣传用语比比皆是,成为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又一休憩之处。到淮阳寻根问祖的福建客人李先生说:“在法治公园转了一大圈,既放松了心情,又感受到了法治的力量。”如今,“法治公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河南各地,漯河沙澧河法治公园、沈丘法治公园等,在供游人休息的同时,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法治文化阵地因地制宜站在黄河流经的兰考县东坝头岸边,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滚滚河水和飞来飞去的白鹭,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法治宣传牌,组成了东坝头黄河水利风景区法治宣传长廊。河堤上一列名为“法治号”的小火车格外醒目。这是“河南沿黄法治宣传阵地带”的一个组成部分。兰考县司法和信访局局长窦战勇说:“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因地制宜更具特色。东坝头黄河水利风景区就在黄河九十九道湾的最后一湾,游客络绎不绝,法治传播效果好。”近年来,河南省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黄河文化、法治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及民俗文化等有机融合,打造了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文化氛围浓厚的黄河普法精品工程,形成了贯通8市的“河南沿黄法治宣传阵地带”。与此同时,全省上下依托城市品位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等,加快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进度,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一条街、法治文化橱窗、法治文化公益广告牌、法治文化电子显示屏、法治教育基地、模拟法庭等法治文化基础设施,全民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氛围日益浓厚。“因地制宜使法治文化阵地充满地域特点,更容易被当地群众所接受。”如今,这句话已成为河南省普法工作者的共识。在开封市,《宋都调解》家喻户晓;在信阳市,《茶都调解》成为观众们热议的话题……南阳市的《法治南阳》,驻马店市的《天中以案释法》,许昌市的《莲城释法》等电视栏目已成为当地知名的普法品牌。法治文化阵地作用的发挥,促使法治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法治微电影,法治小小说,法治相声、戏剧、小品、绘画等法治文化产品创作驶入快车道。《我的宪法日记》《遇见》《心路》等优秀法治微电影得到社会广泛好评,《法无情、人有情》《一如既“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等微视频和法治宣传片引发各界关注。济源市推出的法治快板《司法情》、歌曲《普法大嫂》、普法小品《慈母泪》等节目,寓教于乐,深受当地群众欢迎。“新媒体普法的创新推进,影响着越来越多的网民。”记者从河南省普法办了解到,全省各级普法办积极探索“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普法新媒体矩阵建设稳步推动,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如今,全省各地普遍建立了普法微信公众号,网站、微信、微博、手机报成为新时代普法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河南普法在线”关注人数30万人。“豫法阳光”“河南司法行政在线”“中原盾”“河南检察”等微博微信持续传播法治信息,年均阅读量达95万次,形成了新媒体普法的品牌效应。清单制度压实普法责任“河南法治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得到创新突破提升,是在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普法教育工作新格局下,压实了普法责任,实行了‘清单制’,普法教育工作目标精准化、重大举措项目化、考核评估体系化、工作建设专业化,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法治认同感和获得感。”河南省司法厅党委书记陈红瑜说。近年来,河南省委常委会通过了《河南省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省委书记、省长积极履行全省推进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聆听法治讲座、撰写理论文章、参加普法实践活动。省委、省政府将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省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纳入省“十三五”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平安综治考核和依法行政考核内容。在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示范作用上,河南省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领导干部年度法律知识考试,建立学法档案,强化考试结果运用,组织实施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并把能不能带头遵守宪法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常态化、制度化。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上,先后出台了《河南省行政执法条例》《河南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河南省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办法》《河南省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建立了行政执法权责清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案例指导、行政执法文书格式范本、行政执法案卷立卷规范以及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创建标准和日常督导体系等12项规章制度。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出台《河南省“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后,又印发了《关于建立“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责任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以共性责任清单的形式,明确了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有关社会组织,作为普法责任主体应承担的普法工作职责,以具体责任清单的形式,明确了省直67个重点单位的普法主体责任,构建了职能科学、权责明晰、分工合理的“大普法”格局,为全民普法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制度支撑。经河南省政府同意,建立了由省司法厅牵头,省委政法委、省人大内司委、省公安厅、省人社厅等16个单位为成员的“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统筹协调和协作配合,推动党政机关履行普法责任,形成普法合力。“要继续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巩固和发展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在公园、广场、景区、银行、医院、地铁、车站、市场等人群集中的场所,利用电子显示屏、橱窗、展板、标语等形式,积极推送法治宣传内容,提升普法工作实效。”陈红瑜说。(转自中国普法网)
 
  友情链接
声明:本网站所登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文件仅为学习参考,如引用,请以国家正式文件为准!
版权所有: 陕西德尊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 2009-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2004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