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辞世,周夷王继位,造父去世,八骏也死了。马的好坏因此没有办法区分,只能依据产地来划分。结果河北北部的纯色马成为最上等马,处于天闲,用来给周夷王驾车。河北北部的杂色马成为第二等,待在宫里的马厩,少数用来补充王室驾车的空缺,更多的则是上阵作战。河北、济河以北的马,处于宫外的马厩,供各诸侯和周夷王的公卿、大夫和使者出行时使用。江淮以南的马为散马,不能担当大事。相应的管理人员,待遇也大相径庭,按照造父的等级、旧例办理。
周夷王末年,地方上造反者蜂拥而起。处于宫内厩中的马本来应该上战场,但它们都吃得肥胖,骄横无比,听到战鼓就腿脚发抖,看到战旗就仓皇逃跑。于是,就把宫内的马放到宫外厩中,这样,宫内和宫外的管理人员就产生了纠葛。宫内的说,我的马是用于王室驾车的。宫外的说,你们的马清闲无事,为什么比我们的马待遇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争论不休,上报给周夷王,夷王和大臣、官员都偏袒宫内的。宫外的只能窝着一肚子火。
等到和强盗相遇,宫外的马冲锋在先,打败了强盗。宫内的人又抢夺功劳,谎报是自己的马的功劳。如此一来,宫外的管理人员和马匹都懈怠起来。强盗乘机进攻,宫内的率先逃跑,宫外的看到了,也不救援,随之逃跑。如此一来,那些高头大马都杳无音信了。周夷王大惊失色,只能派出天闲的马匹。天闲的马匹素来养尊处优,根本不愿意行动,相关人员就建议周夷王动用散马。
周夷王言听计从,管理散马的人员说,打仗需要力气,食物充分,方能才气强大。现在吃得多几倍的马都不能抵挡敌人,这些吃得少又长期劳作的马,又怎么能够肩负战斗重任?周夷王恍然大悟,为自己以前的行为惭愧,派人慰问散马管理人员,给他们和天闲的人马一样的待遇,让他们上战场,但终究因为马匹太多,供给不能最终落实。
结果,四个等级的马在广阔大地自由散漫,看见庄稼就吃。农民因此种不成庄稼,年老体弱的饿死了,年轻力壮的逃跑了,加入到强盗队伍。那些马也和人一样,要么饿死,要么从盗。周夷王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是因为没有好马而无法战斗,民不聊生。
从周穆王的八骏驰骋、众马有为、各得其所、国泰民安,到周夷王的鱼目混珠、万马齐喑、民怨沸腾、国破家亡,这启迪我们,对马的管理与对人的管理一样事关重大,不可等闲视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政策和策略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人才的发现与管理至关重要。放之四海而皆准,各行各业如此,法院概莫能外。当然,法院的人员管理有其特殊性,必须结合司法规律,恰如其分地进行科学管理。
养马一事,不仅警示法院科学管理人员,也警示我们科学管理案件。立案登记制实行后,人案矛盾凸显,如何对案件科学分类,繁简分流,让简单案件快捷审结,复杂案件得到公正处理,都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探索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智慧法院,公正高效处理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勤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