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关于我们专业领域律所动态律师风采法律法规成功案例法律新闻联系我们
法律新闻
犯罪后假装精神病逃脱惩罚可行吗?
发布日期:2015-11-24 17:34:01 作者:陕西德尊律师事务所

 提到“精神病”的时候,人们很容易想起不久前被热议的南京"6·20"宝马肇事案,犯罪嫌疑人王季进被鉴定"作案时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很多人由此发出疑问:犯法后,能不能假装精神病逃脱法律制裁?

  ▍鉴别精神病,没那么容易

  精神病的诊断与身体疾病不同,除由器质性病变造成的精神病外,大部分精神疾病是无法通过化验、影像等手段鉴别的,主要靠专家通过患者的症状,配合量表测验、心电图等手段,进行判断。

  1972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罗森汉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安排9位正常人假装精神病人前往美国各家精神病院就诊,就诊期间的表现和平常毫无差别。

  结果,他们中有8人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1人被诊断为"躁狂抑郁症"。

  到如今,精神病的鉴别手段虽然有了进步,但没有发生质的改变,鉴别精神病依然停留在症状层面,有一定的主观性。

  ▍假装精神病,也没那么容易

  既然精神病鉴别靠症状判断,那么在医生面前装疯卖傻,是不是就会被诊断为精神病呢?当然不是。原因如下:

  第一,精神病的司法鉴定是一个专门的学科,参与司法鉴定的专家都是从业5年以上的资深人士,一般的装疯卖傻很难逃得过他们的法眼。

  第二,鉴定精神病时,"诈病"是一个重要的测试项目,尤其是当存在装病的动机时,就会愈发重视鉴别诈病。许多测验题目都可以判断是否装病,除非专业人士,普通人很难辨别这些题目。(具体测试内容不能透露,否则人人都能装病了)

  前面说的心理学教授罗森汉还做过另一项实验:他对某精神病院宣称,自己将派正常人假装精神病去该院就诊。一年后,该精神病院称罗森汉至少派来了41名假病人。但事实上,罗森汉一个人都没有派。

  从这一实验可以看出,精神病的鉴别与医生的预期有关,如果医生认为你有装病的动机,就会倾向于做出装病的判断。而接受司法鉴定的精神病,当然都有装病动机——逃脱法律惩处。

  第三,司法鉴定精神病的一个重要的依据,是被鉴定人的精神病史。如果一个人之前从来没有精神病,却在违法时突然发病,那么很难被鉴定为精神病。

  ▍即使假装精神病成功,也不是万事大吉

  尽管存在以上种种困难,但如果你精通心理学,且有精神病记录,想瞒天过海假扮精神病,也并非没有可能。

  但假扮精神病成功后,就能逍遥法外万事大吉吗?并不是。

  《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只有在完全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才能免于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即使是免于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也不会完全自由。2013《年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

  ▍结论

  春雨君郑重提醒大家:精神病患者是需要社会关爱的特殊群体,但不是有特权的法外之人,想通过假扮精神病来逃脱法律惩处,是不可能的。

 
  友情链接
声明:本网站所登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文件仅为学习参考,如引用,请以国家正式文件为准!
版权所有: 陕西德尊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 2009-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2004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