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组长为何总是“玩失踪”
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重点整治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严重影响改革发展高质量的突出问题。其中包括“不担当、不作为、不负责,回避问题和矛盾,上推下卸责任;慵懒怠政,消极应付,失察失职”。
——摘自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
作为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摸底调查工作组组长,在深入卡房镇开展为期92天的摸底调查工作中,仅在岗14天;对工作队员疏于管理,造成卡房镇漏评户229户,返贫户人均纯收入不准确、家庭成员不精准59户;被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后,仍对自己的违纪行为认识不到位,工作懒怠……这是2018年8月,中央纪委公开曝光的云南省个旧市扶贫办原副主任吴劲兵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政务降级处分的案例。
为了精准掌握贫困人口情况,2017年5月25日,个旧市扶贫办从市级各单位抽调工作人员,组成6个工作组,深入基层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摸底调查工作。根据相关要求,在5月至7月抽调期间,各单位调查人员需与原单位脱钩。
时任个旧市扶贫办副主任的吴劲兵被抽调担任第四工作组组长,负责卡房镇的摸底调查工作。然而,在摸底调查期间,擅自离岗“玩失踪”却成了吴劲兵的“家常便饭”。
经查,吴劲兵多次以“调动工作”“原单位有事”“由镇上主导这项工作,我们只负责配合”等为由,擅自离岗。
2017年6月,吴劲兵任市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侨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新职务的变更让吴劲兵推卸职责变得更加堂而皇之。
“吴劲兵认为他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直言以后管理组员这个工作不要找他。”卡房镇党委一名领导说,吴劲兵对组员疏于监督管理,未能及时发现有的组员无法胜任工作和经常无故脱岗的情况。进驻卡房镇的第四工作组应有18人,截至2017年7月4日,只到位16人。
组员未满员到位、摸底调查工作有欠缺,身为组长的吴劲兵对此问题不仅不重视,反而又以“被市里抽调参加动态管理监督工作”等为由不断搪塞。
“你存在认识不到位、履职不尽责等问题。必须提高认识,大胆管理、认真履职……”2017年8月6日,个旧市委相关领导对吴劲兵进行了提醒谈话,但未引起他的重视。
个旧市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负责人说,市委领导对吴劲兵批评谈话19天后,市委副书记到卡房镇检查指导工作时发现,吴劲兵仍然不在工作岗位。
“吴劲兵未能自觉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履行应有的职责,放任组员自由散漫、作风飘浮。”据了解,按照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摸底调查工作安排,2017年7月底全市必须全部完成录入工作,但直至8月中旬,第四工作组的有关信息仍然不完善,卡房镇党委、政府只好重新安排人员再次入户核实、修改相关信息,导致整个录入工作推进缓慢。
“发现问题就要亡羊补牢。不仅要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力度,更要举一反三强化整改。”个旧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张良说。个旧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集中开展了扶贫工作中不尽责、落实差、不精准等方面的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目前共开展3次专项纪律检查,纠正和处理脱贫攻坚领域问题160个280人次。
脱贫攻坚是一场输不起、也绝不能输的战役。精准识别是精准脱贫的基础,是一个硬目标、硬指标,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案例中,吴劲兵作为组长承担精准脱贫第一关——精准识别之重责。然而,他却以各种理由推托“挂帅出征”之责,最终导致漏评、录入不准等问题,究其原因是责任意识不强,作风不务实、不担当、不作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灵娜 本报通讯员 尹崎)
点评
精准脱贫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党员干部要切实树牢“四个意识”,扣紧责任“链条”,精准发力、履职尽责,合力攻克“坚中之坚”“难中之难”,着力推动脱贫攻坚政策落实见效。对于纪检监察机关,就是要把监督放在首位,加大监督力度,为监管盲区打上“补丁”,校准目标“靶心”,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以精准监督推动精准脱贫,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