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关于我们专业领域律所动态律师风采法律法规成功案例法律新闻联系我们
法律新闻
竞选变成名利秀家委会频生事端引热议专家建议家长委员会须完善独立工作机制
发布日期:2019-02-13 14:08:13 作者:陕西德尊律师事务所

 近期,湖南省郴州市二中高569班家委会家长用班费违规宴请6名教师,并赠送红包,引发网友热议。

随后,家委会再涉事端。据当地省直单位机关幼儿园某家长向长沙市民热线12345反映,其通过家委会成员扫码缴纳了2000多元各式费,也没有开具相关的费用收据。

2018年年底,有媒体对2004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6.1%的受访家长加入了家委会,70.3%的受访家长坦言家委会给自己带来了一些困扰,63.8%的受访家长建议家委会定期换届,59.7%的受访家长建议加强对家委会的监督。

“家委会”这个近年来涌现出的新名词,时下似乎颇为抢镜。但伴随家委会而来的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解决和防范这些问题?《法制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线上线下毛遂自荐

进家委会或存私心

如今,不少学校都成立了家委会,希望通过家委会来促进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但随之出现的问题也不少,如家长拼背景、比资源,家委会的孩子更容易得到“照顾”等。

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刘兰(化名)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一直到一年级,她都是家委会成员。“孩子入园入学,家长之间不太了解,可能因为老师知道我是全职妈妈,就指定了我来当家委会成员。也有家长自愿报名进入家委会。”刘兰说。

据刘兰介绍,她目前主要负责管理班费,记录每笔账目并公示。孩子所在学校的家委会有宣传组、咨询组、督学组和调解组4个小组。宣传组会协助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咨询组通过多种形式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督学组主要关注学校教育教学的动态,调解组主要负责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

刘兰坦言,自己进家委会有一点私心,“家委会成员和老师走得更近一些,加入家委会能让老师多关注自家孩子”。

袁宁家住北京市西城区,他的孩子在上小学五年级。袁宁在孩子上一年级时就进了家委会,二年级时他担任了家委会副主任,从三年级开始他便一直担任家委会主任。

空闲时间多、热心和社会资源丰富,这是袁宁眼中成为家委会成员的主要条件,“老师更倾向于学历高、有责任心、懂教育以及曾经参加过家委会的家长”。

李旭是公司的人力总监。自成为家委会成员以来,他让下属帮忙做过孩子所在班级的评比海报,也为孩子班级买过洗手液和书架,跟淘宝卖家把价格“杀了又杀”,还监督学校的食堂和校服供应商。

“孩子上一年级,家长们都踊跃地争取做家委的机会。班里有31个学生,有10多名家长参与了竞选,最终选出5名家长。”李旭是其中之一,他回忆自己当时上台发表竞选演讲时自信满满,“爱心热心责任心说出来,能力资源亮出来。竞选时,全职太太有时间优势,幼儿园就做过家委的有经验优势,儿童心理教育方面的工作者具备专业优势”。

李旭把自己竞选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平日累积的组织管理能力,后来他又升级进入校家委会。他认为校家委的实力更强,能从中学习,“家长的履历与能力,过去由老师通过家访或面谈了解,现在慢慢公开透明化了。家委会是建立连接的一种比较妙的方式。家委会这种连接是一种通道,让你和老师、校长有机会保持畅通对话。通道又是双刃剑,可以相互制约,有机会发生博弈”。

在采访中,不少受访家长透露,公开选举家委的仍是少数。多数情况下,家长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毛遂自荐,最后由班主任来定谁成为家委。

家委会频生事端

职权范围应明确

进入家委会固然能搭建一座家长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但同样也存在不少问题。

据刘兰介绍,她曾听说一所学校的校长放手让年级组自己搞10岁集体生日庆祝,因为牵涉到庆典的场地、蛋糕、录音棚的费用问题,就由该年级的家委会负责。分摊费用时有家长不乐意:进棚录主题歌,是个别人员的事情,凭啥全体人员承担费用?租的道具报价远远超过市场价,会不会有猫腻?导致有些班级始终无法收齐份子钱,最后由部分班级的家委垫付,场面尴尬。

而根据上述媒体的调查,70.3%的受访家长称家委会给自己带来了一些困扰。具体来看,52.5%的受访家长担心评优奖励等机会更容易偏向家委会的孩子;51.5%的受访家长觉得家委会的孩子受到更多关注和照顾;48.4%的受访家长称家长之间相互攀比,家委会变“名利场”。此外还存在“本应由教师承担的责任转嫁到家长身上(40.2%)”“孩子的事情交由家长办,不利于学生自我管理和成长(34.7%)”“家委会变成班级的义工,处理各种琐碎事务(26.4%)”“家委会不被理解,费力不讨好(16.5%)”“家委会越权,代行学校或教师的职责(10.6%)”等担忧。

记者注意到,自2017年起,各种关于家委会的事端就频频引起舆论风波。

上海一小学家长微信群内,爸爸妈妈们为竞争成为“家委会”成员,亮出各自履历:“我是某大学硕士”“我是外企HRD”“我多才多艺,屡获殊荣”……一场竞选演变为“名利秀”,令人大跌眼镜。

2017年11月,四川雅安某中学收取千元感恩费,“最少捐款1200元,上不封顶”。据称,感恩是假,收费是真,而家委会的作用是提供“民意”,为校方的创收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几乎每个月都有人发布帖子吐槽家委会的种种问题,其中很多都与钱挂钩,比如收取上百元班费后没有任何明细,还有家委会成员滥用权力等。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媒体报道的家委会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在中国的很多地方经常出现。学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请家委会来解决,但应严格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目前,家委会的建设整体来说还不够普遍,甚至不够完善。”储朝晖说,中国家委会的状况跟中国社会的风气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处的社会风气,就是不讲规则,人和人之间缺少平等。学校和家委会之间缺少平等的基础,就会影响到家委会的正常运行和健全规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向记者分析,目前家委会出现的问题,是因为没有按照真正意义的家委会规则来选举家委会成员、独立开展家委会工作。

“我国中小学虽然已有家委会,但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家委会,而是只有家委会概念的‘假家委会’。这导致本来应该代表家长参与学校办学管理、监督,维护学生权利,缓解家长焦虑的家委会,反而给家长带来新的困扰。”熊丙奇说,从现代学校治理角度看,家委会是受教育者的代表,因此明确家委会的职权范围很重要。一所学校的事务,分教学事务和非教学事务,教学事务应该由教师委员会负责管理;非教学事务则应该更多地由家长委员会参与。目前存在的一大问题是,有些学校的家委会,过多参与教学事务,包括听课、陪学生上自习、评价教师等,这其实是干涉教学事务。而本应该参与管理的非教学事务却较少参与,这些事务包括订购校服、学生收费、学生安全等。

“主要还是因为家委会是由学校安排工作,而非自主确定工作。如果家委会自主确定工作,那么就会从怎样更好地维护学生权利、和学校一起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等角度来开展家委会工作。”熊丙奇说。

真正发挥议事作用

选举产生优于委派

“姓家”还是“姓校”?家委会不是“家长帮”。这在家长圈中争论已久。

在采访中,很多家长坚持“姓家”,因为都由家长构成,要代表家长群体的利益与校方博弈。

然而,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根据教育部建立家委会的相关文件精神,家委会的定位是在学校的指导下履行职责,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在学校与家庭之间进行沟通。

“家委会的主要职能是协调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对学校一些涉及学生的事情进行决策,有一定的建议权和决策权。学校与学生相关的事情也应该征求家长的意见。”储朝晖认为,学校对家委会的指导作用,主要是指专业上的指导,但是家委会本身有议事决策的权利,包括对学校的监督,应该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成为班级或者班主任简单支配的一个组织,“当然需要处理好学校和家委会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这两个关系中,双方都要注意到自己的边界和底线”。

此外,曾有业内人士质疑,目前,有部分学校的家委会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曲解了监督学校工作的职能定位,从“监督”变成了“护犊”。在很多问题上,片面考虑己方的利益和诉求,没有站在家校共同的立场来审视问题,一味地强调所谓的维权,缺乏对学校的基本信任。

在熊丙奇看来,真正意义的家委会,首先应该由全体家长选举产生,而不是由校方委派。由校方委派产生的家委会委员,并不能代表家长参与学校办学管理、监督,也不可能维护全体学生的权利,而会变为一种特殊身份,是学生家长中的“有权有势”者。这样产生的家委会,就存在不定期换届、换届还是那几个家长的问题。而且,把家委会的性质限定为“联谊会”以及“特殊利益机构”。

“只有由家长选举产生的家委会,才会对选举的家长负责,才可以做到家委会定期换届,以及所有家委会委员接受家长们的监督。”熊丙奇说。

熊丙奇认为,未来要想让家委会在中国起到真正的作用,家长委员会就必须要有明确而独立的工作机制。目前,很多家委会并不独立运行,而是配合校方工作,这导致家委会监督学校的功能弱化,有的家委会甚至变为“摆设”和“工具”。所谓“摆设”,就是成立后并不发挥作用;所谓“工具”,则是在学校不便出面时,由家委会出面,诸如向学生收费,用家委会的名义,这严重影响家委会的形象。要让家委会发挥作用,就必须独立运行,有自己独立的工作计划。这样才能让家委会促进学校的现代治理、提高学校的现代治理能力,不能只有家委会的概念,而没有家委会的实质。

(责任编辑:杨奕)
 
  友情链接
声明:本网站所登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文件仅为学习参考,如引用,请以国家正式文件为准!
版权所有: 陕西德尊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 2009-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2004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