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宇。
□ 法制日报记者 朱宁宁 文/图
2018年,浙江省检察机关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551件。其中,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3263件,督促处置固废垃圾40.9万吨。
“我们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雄烈士保护等领域积极推进公益诉讼,有不少探索得到各方肯定。尤其是积极审慎探索在法律规定领域之外的领域开展公益诉讼,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宇在浙江团驻地向记者介绍了浙江省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公益诉讼的情况。
将环境公益诉讼作为重点
永嘉县的楠溪江处于国家4A级景区,被称为“天下第一水”。但邻近的两个垃圾填埋场却长期得不到整治。永嘉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景区管委会和县环保局发出行政公益讼诉检察建议书,持续跟进监督,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这一案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类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2018年,浙江省检察机关围绕浙江省委打好蓝天保卫战、巩固消除劣V类水、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土壤污染防治等决策部署,以“水、土、林、矿”为重点,把服务“美丽浙江”和大花园建设作为公益诉讼方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我们通过探索和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密切协作、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社会各界支持帮助的体制机制,形成以检察机关为主、行政机关协同配合、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以整改为主,以赔偿、修复、劳务代偿为辅的公共利益保护模式。”贾宇说。
贾宇介绍说,浙江省检察院率先在全国检察机关出台服务保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意见,通过督促修复被损毁林地、补种树种、放养鱼苗等措施,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同时,浙江省检察院发布全国首个公益诉讼白皮书,提升监督效果。
行政机关回复整改率99.98%
2018年,浙江已到回复期的4060件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案件中,行政机关回复整改率达99.98%,法院审结的起诉案件142件,检察机关所有诉讼请求均得到法院支持。
贾宇说:“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中,我们形成了以诉前程序为主、诉讼程序为辅,诉讼程序与诉前程序结合的办案模式,通过合法合理、切实可行的检察建议,沟通协调,跟进监督,使绝大部分案件都在诉前阶段得以有效解决,促进了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实现监督的双赢、多赢、共赢。”
与此同时,浙江省检察机关积极畅通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查找和群众举报渠道,适应人民群众对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需求。依靠公益损害与诉讼违法举报中心暨12309检察服务中心的有效工作,全省检察机关至今受理群众举报5066件,已移交业务部门2024件,不少公益诉讼问题得到纠正整改。
关注五大领域之外公益诉讼
贾宇告诉记者,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目前,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主要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烈保护等领域进行,但对于更广泛领域的公益诉讼,浙江省检察机关并没有踟躇不前。
一年来,浙江省检察机关回应群众关切,关注社会治理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审慎探索五个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公益诉讼。
有一段时间,宁波市广告骚扰电话十分猖獗。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检察院经过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同意,妥善办理了整治骚扰电话公益诉讼案,督促通信管理部门有效整治了骚扰电话乱象。去年年底,此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检察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受到中央媒体普遍关注,获得人民群众广泛好评。
建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
“虽然一年多来,我们探索公益诉讼的工作成效良好,但检察公益诉讼线索收集难、调查取证难、鉴定评估难‘三难’问题日渐凸显,亟待破解。”贾宇说。
他以浙江为例介绍说,尽管浙江检察机关成立了公益损害与诉讼违法举报中心,但老百姓主动提供案件线索还是比较少,成案率不高。此外,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存在法定调查手段欠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法律刚性不足的问题。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也受鉴定评估机构少、费用高、时间长等问题制约。
今年1月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相继出台《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等文件,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公益诉讼先鉴定后交费机制,提高检察建议刚性。
为增强公益诉讼工作的效果,大会期间,贾宇提交了关于制定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法的议案,希望通过立法保障公益诉讼工作的效果。他建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全力推进公益诉讼工作;建议最高人民检察院继续完善公益诉讼相关顶层设计,加强与司法部等部委的工作衔接,推动相关措施尽快落地落实。
此外,对于在更广泛领域开展公益诉讼,贾宇认为应当继续积极探索。建议最高人民检察院鼓励探索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一些群众关注领域案件的指导,确保公益诉讼工作稳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