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加强重大疾病防治。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做好常见慢性病防治,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抓紧落实和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摘自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 提高居民的医保标准,进一步将一些大病纳入保险,提高保险报销比例,减轻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回应群众呼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促进基本的以人民群众健康为核心的医疗体制建构
● 政府工作报告在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提及大病保险、癌症防治以及慢性病等方面,体察民情细致入微,体现了政府脚踏实地关注民生、真正为老百姓解决问题
● 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培养,提升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坚持预防为主,将新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经费全部用于村和社区
□ 法制日报记者 韩丹东
□ 法制日报实习生 张睿青
“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稳步推进分级诊疗。提高居民基本医保补助标准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加快新药审评审批改革,17种抗癌药大幅降价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18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成绩。
此外,在介绍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李克强总理又谈及“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举措。《法制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相关专家。
提高居民医保标准
减轻百姓医疗负担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
清华大学法学院卫生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认为,这主要是要解决看病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提高居民的医保标准,进一步将一些大病纳入保险,提高保险报销比例,减轻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回应群众呼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促进基本的以人民群众健康为核心的医疗体制建构。
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郑雪倩说,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政府一直在想方设法减轻老百姓在治病过程中自己承担的费用。过去,国家保险区分职工和城镇居民,职工的保险有单位补贴,相对而言居民的医保较低,所以这次政府对居民医保增加补贴,而且提高了报销比例,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减轻个人负担,更重要的是缩小城乡居民和职工的差距。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更好地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待遇,有些疾病能够得到更积极的医治,提高人均寿命和医疗保障水平。”郑雪倩说。
加强多种疾病防治
抓住民生痛点难点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重大疾病防治。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
王晨光认为,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因此要适应疾病的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医疗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人民群众所遇到的医疗健康方面的问题。
王晨光说,目前,癌症患病比例增长,一方面对于已患病的,要给予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早诊早治;另一方面要改善居住、生活、工作等环境,提倡健康生活方式,以预防为主。因此,癌症医疗服务不能只瞄准终端,还要加大预防力度,通过政策和法律来落实。法律主要起到倡导性、激励性作用,因为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可能通过法律完全禁止,除非在行使权利时干涉或者侵犯他人权利。
在郑雪倩看来,虽然癌症已经成为我国的常见病,但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在提高,检查手段超前,所以早诊断、早预防成为保证健康的重要事情,如果将更多的技术投入早诊断、早预防,就可以减少患癌症后治疗所需的医药费用。这样,同样也能减少医保支出,所以政府要强调早诊断、早预防,同时也要研究如何解决攻破治疗癌症。
“政府报告中提到的早诊断、早预防具有前瞻性,不是说有疾病就治疗,更多的是要提前预防,这样可以保证大家少花钱,而且还有益于健康,政府也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郑雪倩说。
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做好常见慢性病防治,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
在王晨光看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越来越多,高血压、糖尿病成了困扰很多人的常见病,在慢性病的防治上应提倡以预防为主。同时对已经患慢性病的,提供很好的医疗服务、药品保障、用药环境,把常用药纳入医保。患病群体离不开药,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属于经常性开支对象,常用药不纳入医保会增加患病群体的开支。
郑雪倩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在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提及大病保险、癌症防治以及慢性病等方面,体察民情细致入微,体现了政府脚踏实地关注民生、真正为老百姓解决问题,而不是喊口号、说空话。
“需要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障的水平,提高报销比例,更好地解决癌症和慢性病治疗费用高昂的问题。”郑雪倩说。
郑雪倩补充说,我国的高血压病人和糖尿病人逐渐增多,政府将基本医疗往这方面倾斜,提高基本医疗报销比例,在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上下大力气,这样做更加满足了大众的需求。人们希望在门诊治疗可以放宽报销,大家不必挤着住院,将床位提供给更有需要的人,这样也能缓解病人住院难的问题,保证医疗资源的有效使用。
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便利流动人口随迁老人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抓紧落实和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尽快使异地就医患者在所有定点医院能持卡看病、即时结算,切实便利流动人口和随迁老人。
王晨光认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现在医疗卫生体制中的一个老大难。如今,大城市之间、中小城市之间人口流动性大,就医问题随之出现。由于医保卡和居住地紧密连在一起,职工医疗保险和单位直接挂钩。而新农村和城镇居民医保的很大一部分由政府出,因此会涉及医保所在的政府与人口流动目的地政府两者医保支出的问题。
王晨光说:“这不是简单的医疗保险问题,我国现阶段地方政府财政不一致,财政是独立的,导致医保报销各个地方没有打通。打通了当然最好,流动到哪里就在哪里看病,但实际中,各级政府出钱是分灶吃饭。”
在王晨光看来,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其实是进一步表决心,要将这件事情做好,中央政府必须统一协调各个地方政府。不过,这将涉及各地财政在中央政府统一安排下能否真正协调、各地政府之间的配合、各地的医疗保险差异等问题。因此,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考虑医疗保险均等化和地方经济紧密结合。这将涉及财政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各地各级政府之间能否以人民健康为基点来统一各种程序措施等问题。
郑雪倩说,这个问题更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人口的流动、城乡差别减少,更多的农村人到城市里去打工,有些父母要去儿女工作的城市居住,看病报销不方便等问题随之出现。现在,很多大城市已经解决了异地结算问题,但全国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解决,政府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出,体现了政府的关爱,同时也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人才的流动,有利于市场经济化改革。
落实基层医疗服务
强化疫苗全程监管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培养,提升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坚持预防为主,将新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经费全部用于村和社区,务必让基层群众受益。加强妇幼保健服务。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王晨光认为,如今,各地差异大,很多地方缺医少药,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上述几点可以简单理解为凡是有居民的地方都要有医疗服务,强调基层落实。
“2009年以来的新一轮医改强调让医疗服务在基层建立起来。如今,将新增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全部用于村和社区,就是在落实‘强基层’。卫生的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的医学问题,涉及每一个公民的健康,是重大问题。因此,如果真能把钱都用到农村,真正改善农村的医疗设施和城市的一些基层医疗服务,那么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公共卫生由政府全额支付,全部落实到村和社区,让基层群众受益。”王晨光说。
王晨光认为,妇女儿童在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要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这是历来强调的医疗服务重点。另外,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不是新提法。这些年医疗工作方针都在强调中西结合,要发扬祖国优秀医学传统。因为中医和西医不一样,属于积累在经验基础上的医学,不像西医通过现代各种医疗的手段发展起来,而更多属于经验。要尊重中医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发扬,提供更灵活的准入方法、准入标准,让中医在医疗服务中真正发挥作用。
在郑雪倩看来,公共卫生服务本来就是政府的职责,而公共卫生里很大的一部分就是要预防疾病。现在,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要缩小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大城市里的预防保健工作做得还不错,但是有一些边远地区可能做得还不够,政府要尽量缩小这种城乡差别,要保证公平,人人都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所以政府在这方面必须下大力气,把财政补贴落实到农村社区,让老百姓受益。比如在疾病的防控、传染病的防治、妇幼保健等方面,政府都要积极投入,实现公平化、均等化。
郑雪倩说,同时政府也注意到,中医是我国特色,多年中西医结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所以要充分发挥中医的功能,进行技术创新。把一些好的中医经验传承下来,政府要积极倡导,只有真正实现了中西医结合和并进,才能真正达到健康的战略目标。
“中医药的立法、公共卫生,包括将来要出台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均涉及政府如何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大众怎么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等问题,同时也会考虑到将来发展的情况。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促进法基本上是卫生领域里的母法。”郑雪倩说。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药品疫苗攸关生命安全,必须强化全程监管,对违法者要严惩不贷,对失职渎职者要严肃查办,坚决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防线。
王晨光认为,这是公共卫生问题。接种疫苗是防范疾病,疫苗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求有一定的普及率、接种率。疫苗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更严格的监管。要从法律角度提出监管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手段,也要建立一些新的机制。
郑雪倩称,政府非常关注疫苗法。疫苗屡出问题,而疫苗恰恰影响的是下一代,这也是为什么政府特别关注的原因,“我参与了疫苗法的制定过程,切身感受到政府在疫苗管理法中考虑非常完善,涉及疫苗的经营销售过程、运输过程,如何保证疫苗质量,怎样能让大众合理使用等。由此可以看出,政府要求依法经营,依法处理,保证大众安全,体现依法治国”。
郑雪倩补充说,国家可以考虑统一制定补偿标准。目前,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如果由各个省区制定补偿标准可能会出现全国不统一的情况。因此,国家统一制定补偿标准,让各省实行同一个标准,进行一次性补偿,也体现了公平性,会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制图/李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