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制日报记者 张维
3月30日,临近清明的最后一个周末。
根据惯例,清明节假期及之前一个周末为祭扫高峰日。今年也不例外。
一大早,北京市八宝山公墓的大门前就车流如织,“今天来的人比前几天都多,很明显的。”门口的保安说,有的来得特别早,凌晨5点多就来了。
无论大门外如何喧嚣,走进墓区,满眼都是宁静。或手捧鲜花,或鞠躬跪拜,或和亲人说说话……祭扫者们即便有带了纸钱来的,也都会在看到提示后,到专门的服务柜台将纸钱换成菊花。
不仅在北京,在全国多地,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传统的祭祀方式正逐渐被鲜花、祈福、音乐、朗读等诸多绿色环保的方式取代,文明祭扫新风扑面而来。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负责人近日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各地民政部门切实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岗位职责,强化安全管理,提供优质服务,营造了平安、便利、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全国殡葬服务机构未发生因祭扫活动引发的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
免费发放黄白菊花
成立领导协调机构
清明期间,北京市各祭扫点将向祭扫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免费发放黄白菊花,并免费提供擦墓描碑物品、祈福物品,平价提供绢花、花篮等丧葬用品。
各祭扫点设立临时休息室、志愿者服务站、便民服务急救站、流动卫生间,提供咨询、复印、手机充电、茶饮热水、急救药品、推送轮椅等免费服务。
北京每天有1万多名民政干部职工在一线提供服务,提前上班、延长服务时间。
北京还开通12条扫墓专线。从3月23日开始,多个陵园陆续开通群众扫墓临时专线。
根据群众祭扫规律和天气、交通等情况,发布祭扫指数,引导群众错峰祭扫、平安祭扫。
在这一系列保障祭扫安全与文明的举措背后,有一个特别的机构——北京市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工作临时指挥部,作为领导协调机构。
据民政部社会事务司负责人介绍,加强组织领导,认真部署落实,是近年来各地的普遍做法。各地紧紧围绕祭扫活动安全管理、服务保障等工作重点,健全工作机制,成立领导协调机构,设置省级祭扫观测点,印发通知方案,召开工作会议,精心部署群众祭扫工作。
在北京之外,上海等市政府成立了清明节工作指挥机构,将民政、公安、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列为成员单位,明确职责分工。
黑龙江、湖北、海南等省成立了由民政厅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清明节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清明祭扫安全保障责任。
北京、上海、吉林等省(市)政府负责同志,辽宁、福建、湖南、宁夏等省(区)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深入一线,督导检查祭扫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黑龙江实现省、市、县三级民政部门与殡葬服务单位联动,完善定点、定人、定责的“三定”制度和人车疏导预案、安全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的“三案”制度。
此外,民政部与各省(区、市)民政部门和各祭扫观测点建立了统一的微信群,实时掌握情况、交流信息、指导工作,实现了上通下达、多方联动。
祭扫人数或创新高
排查隐患确保安全
每年的祭扫期,都有大量的祭扫人群涌向祭扫点。以北京为例,今年全市祭扫点由去年的221处增至222处,从3月30日、31日进入高峰期,预测4月5日、6日的人流量超50万人,全市祭扫人数将达500万人。
这意味着安全保障首先是一个大问题。早在3月21日,民政部办公厅就下发关于做好2019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全面组织开展殡仪馆、公墓、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做到殡葬重点场所、关键服务环节、重要设备用品必看必查,发现的问题隐患必改必消,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及时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同时,要做好祭扫高峰期应对工作,通过人员车辆承载力评估及管理、完善疏散路线和引导标识、安排接驳车辆、开辟临时停车场地、限制明火使用等方式,加强人员车辆疏导和火源管控,确保不发生拥堵踩踏、火灾等安全事故。
“这些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强化安全红线意识,深化部门协调机制,制定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严防火灾、踩踏等安全事故发生。”民政部社会事务司负责人说。
河南、广东、重庆、宁夏等省(区、市)制发了清明祭扫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密切协同公安、交管、消防、交通等部门,加强祭扫高峰期和人员密集区安全管理,在重点区域采取限流分流措施,加强祭扫场所交通疏导和火源管控。
辽宁、黑龙江、海南等省组成工作组,按照“三个必查”要求,对祭扫安全服务保障工作进行专项督查。
北京与腾讯合作,利用无线互联网技术和地理定位技术,建立平安祭扫大数据平台,实现祭扫情况实时监控、精准管理。
上海市清明节工作指挥部将全市44家公墓、6家骨灰堂纳入视频监控系统,20家公墓安装了人流量统计系统,实现了祭扫安全承载力科学预测与管理。
微信直播代客扫墓
文明祭扫渐成风尚
倡导文明祭扫,推行生态殡葬,是近年祭扫中日益明晰的走向与趋势。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负责人介绍说,文明生态是近年来清明祭扫活动呈现出的主要特点之一,“采用鲜花祭扫、植树纪念等低碳环保祭扫方式的群众明显增多,烧纸化钱、使用迷信低俗祭品的行为大幅减少,许多公墓实现了‘文明祭扫、无烟陵园’”。同时,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文明低碳、节地生态、移风易俗新风尚渐成主流。
全国各地积极推广鲜花祭扫、集体共祭、网络微信祭祀等文明祭扫方式,出台相关惠民激励措施,深化殡葬改革。
例如,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发出“文明祭祀、绿色清明”倡议。
河北、内蒙古、云南等省(区)殡葬服务机构推出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公祭墙留言等绿色祭奠活动,鼓励和引导群众文明低碳祭扫、保护生态环境。
大连市把“禁止冥品焚烧”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取消所有殡葬服务机构焚烧花圈,基本杜绝沿街祭祀烧纸行为。
天津、江苏、四川等省(市)一些墓园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出微信远程祭祀和微信直播“代客扫墓”。
北京、内蒙古、浙江、云南等省(区、市)针对清明前后骨灰集中落葬的习俗,组织了树葬、花葬、自然葬等公益生态葬活动。
河北、辽宁、山东、深圳等省(区、市)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力量,举办集体海葬活动,并配套出台相关奖补措施,鼓励群众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
提供便民惠民服务
切实纠正不正之风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来的清明祭扫中,全国多地充分利用各类烈士纪念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群众开展烈士公祭活动,缅怀烈士功绩,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辽宁、上海、江西等地还举行了遗体器官捐献者追思活动,缅怀为医学科研及救治捐躯奉献的逝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们的清明活动也从单一的扫墓祭祖向更加丰富多元的方向发展,融入了追思先贤、孝亲感恩、生命教育等内容,将缅怀感念逝者与弘扬家训家风、传承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丰富了清明人文内涵,使清明节成为传递亲情、传承文化、促进和谐的重要载体。
一系列新气象的背后,有着各殡葬服务单位立足群众需求、提升服务水平的努力。民政部社会事务司负责人介绍说,各殡葬服务单位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从设施建设、服务环境、项目收费、惠民殡葬、廉洁从业等方面,严格落实民政部要求,努力提供群众满意的殡葬服务。
湖南、陕西、甘肃等省在清明节期间增设服务网点、便民窗口、祭拜专区,拓展网上预约、代客祭扫、医疗救急等服务功能。
黑龙江、广东等省每天逾万名工作人员放弃休息坚守一线,充分服务保障群众祭扫。
山东、安徽、新疆等省(区)增开免费公交专线,为群众祭扫出行提供便利。
重庆市殡葬服务热线联合主城区经营性公墓,推出2500个墓穴的“免费生态安葬直通车”,提供24小时便民惠民服务。
为规范殡葬服务行为,湖北专门出台加强殡葬服务机构管理工作的意见,组织开展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服务项目定价监审专项检查。
广东省民政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工商局重点整治殡葬服务收费、服务质量以及民办殡仪机构代理服务问题,切实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营造公平、规范、诚信、有序的殡葬市场环境。